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专 题 >>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

关于学习先进高新区纪检监察工作经验的考察报告

       来源:办公室

  

 

按:12月18日—22日,纪工委书记崔光同志带队,分赴成都、西安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就纪检监察工作进行考察调研。按照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要求,现将考察报告全文转发,请各有关部门、单位交流学习借鉴。

 

 

关于学习先进高新区纪检监察

工作经验的考察报告

 

高新区纪工委

(2018年1月)

为更好应对国家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学习借鉴先进高新区纪检监察工作探索形成的新路子、新经验,全力推动大庆高新区纪检监察工作再上新台阶、新水平,经党工委主要领导批准同意后,12月18日—22日,纪工委书记崔光同志带领有关人员分赴成都、西安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就有关情况进行考察调研。考察组一行在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刘贵恒,西安高新区纪工委书记王宽让的重视和关怀下,通过听取介绍、座谈交流、参阅资料、实地观摩等形式,在深切感到两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之迅猛、城市形象面貌改观之巨大的同时,更震撼于两区纪检监察工作思路之宽广、从严管党治党内涵之延展、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之坚定,也进一步看到了大庆高新区纪检监察工作与两区相比存在的较大差距和不足,明晰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一、两区基本情况

成都高新区1991年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2006年被科技部确定为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区域面积613平方公里,是全国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级出口电子信息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域。按照一区四园、多极支撑发展思路,成都高新区现有高新南区、天府新区高新片区、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高新西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高新东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等功能片区,坚持三大产业、集群发展理念,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经济为重点,构建多元支撑、共生协作、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体系,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集聚区。2016年,成都高新区实现GDP 1436.5亿元,增长8.5%,占四川省的4.4%,占成都市的11.8%,区本级财政收入198.31亿元。截至2017年8月底,成都高新区共聚集市场主体14万余家,其中企业10万余家,上市企业3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11家,高新技术企业985家,在孵科技型企业1.5万余家,世界500强企业115家。

西安高新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首批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2015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安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面积126.4平方公里,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知识产权兴贸工程试点基地、国家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园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基地、国家通信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全区有高新技术企业1320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近8200项,其中93%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电力机械、制冷设备、石油设备、仪器仪表、汽车等领域优势明显。西安高新区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新城的目标,启动“三次创业”,聚焦产业方向,优先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半导体全产业链,做大做强下一代汽车、能源装备和创新型服务业三大特色产业,培育发展生命健康、网络空间安全和机器人三大新兴产业竞争优势,构筑起“优势突出、特色明显、布局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2016年,高新区营业收入达到了13680亿元,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6.66亿元,占全市的近17%;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1.9%,超出全市增速3.4个百分点。

二、两区纪检监察工作情况

成都高新区、西安高新区纪检监察工作在党工委、管委会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服从、服务、保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聚焦主责主业,密切联系实际,以前瞻的视野、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研究和解决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成都高新区在勇于创新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在机构设置方面,注重满足需求、适度创新。成都高新区为加强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一是设置监察工作机构。积极争取省市纪委、监委支持,设立了市监委派出的高新区监察工作委员会,撤销了监察局、检察院反贪反渎和预防职务犯罪等部门,并将相关机构、职能、人员整体转隶至高新区监工委,实现对辖区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六大类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二是建立党工委巡察机构。成都高新区鉴于自身“高”“新”的特殊体制机制,通过反复酝酿沟通协调,征得市纪委、市编委审批同意后,成立党工委领导下的巡察办,分设3个巡察组,担负巡察高新区基层单位纪律检查、行政监察等职责,切实提高了监督工作“了解”的针对性、“就近”的有效性。三是强化基层纪检机构。成都高新区纪工委按照“全覆盖、分类派(单独派驻和综合派驻)、统筹管、增力量、明权责、强监督”的原则,向机关部门、直属单位和部分驻区单位派驻纪检机构,并统一名称为成都高新区纪工委派驻纪检组(监察体制改革后更名为纪检监察组),全面履行党章和国家监察法赋予的职责任务,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经成立了10个派驻纪检监察组。

在处室优化方面,坚持科学合理、高效制衡。成都高新区纪工委在监察体制改革大背景下,围绕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率这一核心目标,探索构建运转协调、分工合理、职责一致、制约有力的组织架构,设立了综合室、党风政风宣教室、审理和预防腐败室、信访和案件监督管理室、第一纪检监察室、第二纪检监察室、第三纪检监察室等7个内设机构,形成了从前端思想教育、信访受理,到中端案件检查、纪律审查,到后端追责问责、监督督办的完整工作链条。同时,借鉴京、晋、浙先行先试经验,将派驻纪检组更名为纪检监察组,授予部分监察职能,并正在探索授予社区纪检干部必要的监察权限,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监察向基层的延伸和覆盖。

在人员编制方面,突出精干效能、给足配强。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工作,在编制划拨、人员配备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监察工作委员会没有成立之前,扣除领导班子职数外,纪工委实有行政编制19个,配备19人。同时,按照加强巡察工作和派驻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成都高新区党工委设置的3个巡察组各设组长1名、副组长1名、专职巡察专员1名,巡察组工作人员在巡察工作人员库中选取;纪工委派驻的10个纪检监察组均设组长1名,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名,由纪工委直接领导、统筹管理,为纪检监察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在职能赋予方面,强化职责法定、使命担当。成都高新区在深化监察体制改革之前,纪工委、监察局(审计局)合署办公,是在党工委、管委会和市纪委、市监察局的领导下,履行纪检、监察、审计三项职能的监督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协助党工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监督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国家法律、法规、决定、命令及财经纪律等的执行情况。改革后,纪工委、监工委、审计局仍然合署办公,在原有职能基础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规定,依法赋予了纪工委、监工委行使监督、调查、处置三项基本职权,在此基础上,还依法赋予审计处室行使审计法律法规、准则意见规定的包括责令整改、通报批评、予以制止、申请保全、限期缴纳、限期退还、提出给予行政处分的建议等职权,进一步强化了审计作为公权的强制力和约束力。

在工作开展方面,立足问题导向、严抓狠管。成都高新区纪工委坚持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党风廉政建设“一案双查”实施办法、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巡察工作办法(试行)等文件,逐步健全制度规范;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廉政风险“三项防控”机制建设,组织梳理风险岗位、制定预防措施,确保风险防控无死角、无遗漏;探索开展“微权力”治理试点工作,为源头防治“微权力”腐败工作积累实践经验。持续推动作风转变,紧盯“四风”新形式加强巡察和监督检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并督促职能部门主动移交问题线索,及时发现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强化惩戒警示,仅2016年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86件,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36件,对15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切实形成不敢腐、不能腐败的强力震慑,为当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主支撑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作风保证和纪律保证。

三、提出的几点建议

参照成都高新区纪检监察工作经验做法,结合大庆高新区一个时期以来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积极争取市纪委、监委支持,向高新区派出监察工作委员会。考虑大庆高新区与成都高新区体制机制的相似性、承担责任的一致性、监督范围的相同性,建议以党工委、管委会名义,向市纪委、监委汇报成都高新区在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进行的创新探索和实践经验。

2、加强基层纪检监察机构建设,实现纪检监察工作全覆盖、无死角。鉴于目前高新区党工委所属10个基层党委、区属11个企事业单位均未设立专职纪检书记或纪检委员的实际情况,建议结合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进程,适时启动向园区、国运公司等区属企事业单位派驻纪检组,确保党风廉政建设有人抓、抓到位,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实现组织的有形覆盖和工作的有效覆盖。

3、优化内部科室设置,打造科学合理、专业高效的组织架构。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需要打造涵盖宣传教育、信访举报、线索处置、纪律审查、执纪审理等关键环节的闭合链条,审计监督工作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强,财政审计、企业审计、基建工程审计分属不同专业领域、依据不同制度规范、执行不同工作流程,简单整合科室不仅达不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而且会因为链条断档、专业交叉等原因造成的工作规范程度、质量效能的降低。为进一步提高流程的科学性、工作的质效性,建议纪工委下设三个科,审计局设两个科和一个审计中心。

4、从满足工作基本需要的角度出发,在人员力量配备上予以倾斜。目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有7人(其中在编6人、聘用1人),对口市纪委监察局19个处室,担负着高新区信访受理、廉政宣教、纪律审查、效能监察、案件审理、作风监督、协助巡察等职责,工作对象涉及高新区机关部门、直属单位、驻区单位近50家、党员近4000名,这还不包括监察体制改革后需要纳入监察范围的六大类行使公共职务的人员;从事审计监督工作的有13人(其中在编4人、聘用9人),每年审计相关单位20余个、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5人左右、管投基建工程项目20余个,涉及资金额20多亿元,加班加点、节假日及公务员年假无法正常调休成为常态。为适应监察体制改革后监督对象数量呈几倍级的扩大,以及执纪审查、审计监督须同时3人以上才能开展工作的法定要求,建议在2017年改革方案中14个编制的基础上,增加3个编制,并委托人力资源公司再增聘5名具有相关从业资质的人员充实进审计队伍。

四、其他方面可供参考借鉴的做法

在考察期间,考察组除了深入学习两区在纪检监察工作方面的有益经验和先进做法外,还实地体验了成都高新区、西安高新区日常运转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带来的便利,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优化办公用房管理和后勤服务。西安高新区充分利用办公大楼地下空间,规划建设了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的展示大厅,宣传展示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同时为方便职工用餐,将职工食堂设置在办公大楼内。成都高新区强化管理的规范化,办公楼设置门禁,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刷卡进楼,停车场分区合理,公务车辆、职工车辆、外部车辆分停不同区位,保安现场指挥调度,整个区域井然有序。

2、全面推行自动化办公。成都高新区为加大管理规范力度,提升整体工作效率,让信息多跑路、干部少跑腿,搭建了专门的网络办公协作平台,集成公文应用、制度管理、流程管理、控制体系等多种功能,各项工作的每一环节全部实现网上运行,真正做到了跨越时空、无缝协同、全程跟踪、痕迹可查,不仅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幅降低了行政成本。

3、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和党的建设工作。成都高新区在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监督管理、党的建设等方面有许多成体系、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应该认真学习和借鉴。

4、建立人大、政协工作联络处。成都高新区设有人大工作联络处、政协工作联络处,其中人大工作联络处主任由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常委兼任、政协工作联络处主任由成都市政协委员担任,在高新区推动体制、政策、服务创新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社会事业促进等方面,与市人大、市政协之间建立了通畅的沟通协调渠道,各项工作都得到了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较好地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5、在行政审批局实行一站式办公、全程代办制。成都高新区行政审批局一口集中受理、一次提交基础资料、一口统一发证,有专人全程代办跑完后续所有流程,人民银行信用中心入驻,及时准确提供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真正让群众和市场主体方便快捷办事。